2007年2月24日星期六

过年

  腊月三十得了重感冒,浑身酸痛,连头发根都难受,只好每天病殃殃地躺在家里。

  几天年,便这样给我挥霍掉了。  

  今天是年初四,按法律规定,是新年开工的日子了。  

  我赖在家里,无所事事,突然就想念起少时过过的年来了。

  小时候过年,第一大快事,便是收红包。我辈分小,去拜年,炕上爬的小孩,我都得管他们叫“姑姑”、“叔叔”;而跟我年龄差不多的,我得管他们叫“爷爷”了。其它日子,我一般都别扭着不叫,唯独过年那几天,我嘴巴超甜。原因无他,有红包可收也。几天年拜下来,我绝对是同龄人中的超富者。

  第二大快事,是不用做作业。父母图吉利,过年几天,不做作业也不会打屁股。少年时代,寒假作业于我是梦魇,能不做,简直比当神仙都快活。我常常乐得在梦里飞——但老妈说那是在长个头。长个头更好——个头跟老爸一样高,他就打不过我了。

  第三大快事,当然是吃了。农民一年忙碌目的,似乎就是为了年终的吃。所以过年便毫无疑问,变成了大人和小孩们共同的饕餮大节。

  但其实更令人怀念的,是吃前的准备工作。那其实就是年的序曲。

  一般腊月头便要开始忙碌了。

  首先是杀猪。

  杀猪在乡下是大工程。好几个青壮年男子将猪从猪圈里抬出来,绑在大木板上。而后烧水,磨刀。据说猪可以预感生死,所以一出猪圈,便不断嗥叫,整个村庄里的人都能听到。杀猪的人——也就是屠夫,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,要一刀致命,一般的人是杀不死猪的。有一年,老屠夫教儿子杀自家的猪,小屠夫技艺欠佳,结果未能一刀致命,捱了一刀的猪挣脱了绳索,嗥叫着,绕着村庄跑了三圈。最后老屠夫不得不亲自出手。

  杀完猪,便是烫猪毛。四个男子抬着猪,一起叫:一二三,起;一二三,下。将猪在滚水里提上放下,直到猪毛被烫干净。

  我们村不大,无论谁家杀猪,全村的人都要去吃饭的。

  我小时候虽然胆大,但对杀生这事,却很怕。别家的小孩都一窝蜂去看热闹了,独我躲在家里不出去。实在捺不住了,最多也是远远地瞟几眼。杀完猪后,我也从不参与吃饭。耳闻目睹整个杀猪过程,我心里有疙瘩,咽不下。所以我打小就见不得猪肉和荤的东西。偶尔吃肉,也只吃一点瘦肉。可老妈说,我那是挑食。

  接着便是宰羊剁鸡。

  羊是温顺的动物,父亲一个人就可以对付。羊皮可以剥下来,做手套和棉窝窝头(鞋),皮袄等。皮袄很暖和,但容易掉毛。

  鸡一般是临做菜前再动手。

  待到肉的问题一解决,老妈便开始要忙菜和面食的事情了。

  乡下偏,基本什么都买不到,大多都自己动手。

  老妈先是生豆芽。用温水泡了黄豆,扁豆,而后捂在烫炕的被窝里。天天给豆芽换水,是我最爱干的事情。看着光秃秃的豆子上冒出银白的芽,一点点长长,变胖,很有成就感。

  接着是发面,蒸馒头、花卷,炸油果子、油散子。一般要弄两缸那么多,直到吃到春天开学前后。

  最后要干的事情,是犁面。所谓犁面,就是切面条。面条的量,至少要保证吃三天,也就是大年初一、初二、初三。乡下习俗,这三天是不动刀的。如果家境好点的,要保证十五天的量。我们家一般都做七、八天的量。

  犁面是大工程。首先要手工把面一张张赶出来,再叠在一起,一刀刀切出来。这也是最考较女人手上功夫的活。面犁粗了,人家会笑话是驴肚带。面要细而均,韧而长,久煮不烂,入口耐嚼。

  老妈的犁面,我最爱吃,觉得那简直是全天下最好的美味。

  当然,除了吃的,还要准备烟、酒、茶。烟、酒、茶上桌,端出的其实是面子。在这方面,老爸永远是灰头土脸的。我记得,我们家最好的烟,好像是不到一块钱的“金城”,酒大多都是内蒙产的“青稞酒”。老爸也会偷偷藏两瓶临县产的“条山玉液”,主要用来招待一些偶尔光临的村乡领导。而至于茶嘛,就是那黑忽忽的“砖茶”,要拿斧头才能劈开……

  现在住在城里,过年,当然用不着这么大动干戈了。肉,上超市买,要什么有什么,如果懒,还可以直接买切好的回来。而菜,也是现成的。甚至连调料包都替你包好了。名酒名烟名茶,也会备一点,来了客人,也算是能拿得出手了。可是,摆着一桌子的美食,却怎么也没有胃口。

  闷得无聊,出门去走走。大街上来来往往,皆是匆忙的人群。店铺开了们,进去连声“新年好”的问候都没有,两眼赤裸裸地,似乎只盯着钱包。若不是零落的鞭炮声提醒,还以为这不过是周末呢!

  越发想念起少时乡下的年来了。

2007年2月7日星期三

心痛的事

我过去大半年,做的最无聊同时也是最有意义的事,便是写博客。我前前后后折腾注册了20多个博客,有些嫌格式不好,丢了,如网易;有些嫌速度不佳,丢了,如Windows Live Spaces;有些是因为恶心,如新浪,乱删博文,乱改博文名字,常常有如吞乱苍蝇的感觉,也丢了;有些注册后就忘了密码了,有些则是写着写着,兴趣缺缺,不想去了。最后被我保留下来的博客,分三处七个:天涯博客《冰草湾》,google博客《文字岛》《馨歆集》《三四》、《拾零》、《心的声音》,独角兽博客《古尔浪洼》

说实话,我最喜欢的是google的博客,界面简洁,功能丰富,懂一点HTML语言,就可以编写出很多丰富的东东来。

在google的博客里,我最喜欢的一个博客,是音乐博客《心的声音》。这是我花了整整一周心血改造出来的,后来又陆陆续续添加了很多东西。说它说一个博客,不竟然,其实是七个组成的,我把这七个博客重新改造编写,变成了一个博客。

这个博客,是当初做来送给女友的生日礼物。我很喜欢为这个博客特意想出来的那句话:“音乐,是心灵的写真;聆听音乐,就是聆听心的声音。”我也很喜欢放在扉页的音乐,雅尼的《夜莺》,真的是百听不厌。有一段时间,我常常喜欢打开这个博客的扉页,一遍聆听音乐,一边写东西。犹如此刻,我一边听,一边敲下这些文字。

但可惜,有段时间,google的博客受到攻击,进不去。后来,地震导致海底光缆电缆断了之后,也有很长一段时间进不去。我以为google要放弃这个博客服务器了。不料昨天,偶尔看到消息,说google已经改造完成了新版博客,可以升级旧博客了。我一看,当然是毫不犹豫,便先把《心的声音》升级成了新版的博客。

不料,新博客升级后,所有我原来动手改造过的东西,统统丢了个精光,甚至连汉字,都全变成了怪字符。我看着我花了很多心血,为女友做的这个博客网站,就这样变得面貌全非,心里真是难受。

不过,好在音乐全在,还可以听。内页上的内容,也还是汉字。看来,只能再花点心血,把它们重新再改造回来了。

开卷40分

晚上,看了40分钟书。

说看,是真看。

新年伊始,梁文道在凤凰卫视上开了个读书节目,叫《开卷8分钟》。以前忙,没来得及看,上周五回来,正好看到他在讲《尼古丁女郎》,觉得还不错,于是将他从07.1.1开始的节目,全部下载了下来。

今天晚上得空,随便选了5个,看了看。

8分钟太短,只能“速食”一下,太少营养了。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,斜躺在沙发上,能享受到如此的“速食”,也不错了。

《书读完了》:金克木先生著。其实是金先生的弟子在金先生的各类著作中精选出来的。据说金先生少时求学,无师自通了拉丁文,他又是印度学大师,国学大师。金先生认为书是可以读完的,其中谈到了陈寅恪。陈先生老年时,曾感慨过“书读完了”。他所谓的读完,当然不是把所有的书真读完了,而是指一些经典读完了。其它的书,盖不出经典,不值得一读。

《东写西读》:陆灏著。陆灏何许人也,我不知道,据说他是《万象》的主编。《万象》什么东西,我没看过,据说是一本专门面向小资的杂志。小资是些什么人?张广天说:“小资90%来自农村,一般还是比较贫困、边缘的农村,儿童时期基本没有吃过冰激凌、没坐过几样交通工具、没见过啤酒、不知道在茶以外还有咖啡、可乐之类的饮料、没读过西方诗歌和剧本、不可能去影院看电影、博物馆和游泳馆也是偶尔从书上看到的。”梁文道当然不是这样讲的,这是我跑题跑出来的。

《长尾理论》:(美)安德著。简单总结,就是盛行了多年的80/20原则可能不对了。20%的产品,将不再创造80%的财富,可能是那80%自己创造出来的。

《兵以诈立:我读孙子》:李零著。这是从李零讲课的教材整理而来,据说没有那么艰深,所以值得一读。这本,显然不是奸商所想的那种与三十六计扯在一起的东西。其中讲到了孙子的哲学,甚至暗示了孙子与老子的关系。

《论语译注》杨伯峻著。解读《论语》的书,汗牛充栋。有时候,真的会给解糊涂。所以需要找一本好的译注书来看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。这本书就是一本你完全可以放心拿来看的书。